以“疫情下留学生正在经历什么?父母该如何支持帮助他们?”为主题的讲座于2020年5月10日北京时间上午9点在线上举办,这是哈佛大学MGH institute of health professions,the MGH center for cross-cultural student emotional wellness,及哈佛大学研究生院“Let’s talk!”活动组织联合举办的系列讲座之一。该系列讲座主要关注如何帮助疫情期间的亚裔学生(包括留学生及亚裔美国人)。
本次讨论中,针对不同情况的亚裔学生,内容可以大致分为如下几个部分:
1. 尚在国内的10-11年级学生
对于这些学生,疫情的出现打乱了他们的申请计划(如无法参加标化考试、线上教学效果不理想),但疫情的出现也给学生和家长一个机会静下来思考出国留学的附加值问题。和国内的高等教育相比,国际教育的优势在哪里?什么理由支撑学生和家长一定要出国读书?出国读书除了为了获得“海归”的身份外还有什么附加值?
面对SAT考试取消,大学的招生办公室都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很多大学选择在2020秋季申请中改为test-optional,只在这一年允许学生选择是否提交SAT考试成绩,不提交SAT成绩不会影响招生官对申请者的评价。如果学生对于无法参加托福雅思等传统语言考试而感到焦虑,也可以尝试选择其他语言测试,如在线多灵哥语言测试(duolingo)。
同时,为了应对在线教学阶段学生学业表现评价方式的改变(有些学校只有past和fail两个等级),大多数大学也表示会灵活看待这一阶段的学业表现(GPA)。但从个人发展角度来看,不建议学生在这一阶段选择“水课”,或是完全放松自己不做任何努力。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大学还是愿意看到学生能够在这个阶段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与其程度相符(或具有一定挑战性)的课程的。因此在这一阶段学生仍需认真对待学习这件事情本身。
在2020秋季的招生过程中,大学仍将采取综合评审的方式选拔学生,也会尽量保证相关的财政补助政策不受疫情影响。同时,很多大学也提供线上宣讲的机会,帮助潜在学生更好地了解大学的特色和优势。大学的官网及招生办公室官网都有应对COVID-19政策的链接,需要的话可以从这些渠道官方信息。
2. 已经拿到offer,等待秋季入学的12年级学生
以阿默斯特学院为例,万老师表示学院会灵活看待学生在12年级最后一个学期的学业表现,不会因此改变被录取学生的录取决定。同时为录取学生提供线上交流互动的平台以帮助学生做出决定。
现在全美的大学都在努力确保2020年秋季能够顺利开学。但受疫情影响,具体的开学安排可能要到7月后才能确定,开学后的安排也可能会和往常有差别。有些大学可能会选择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具体的情况都可以从大学的官网获得。同时,大学的招生办公室也在密切关注着美国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使馆运转情况,尽力保证I-20的顺利签发。
同时,很多学校也允许新学生提出延迟入学的申请(deferral),并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用于考虑是否要延迟入学。
3. 大学的在校生
以阿默斯特学院为例,疫情爆发后,学校将线下教学转到线上教学。对于不能回家的同学,学校允许其留在学校,并通过综合调整做到“一人一间”以保证符合社交疏远必要距离。同时,对于留校同学,学校提供防疫物资及必要的食物。对于已经回到母国的留学生,学院也积极关注当地使馆的工作安排,以确保I-20的及时发放,避免出现学生签证过期的情况。
阿默斯特学院的部分学生需要在暑假工作以偿还部分学费,受疫情影响,他们可能无法在暑期工作。对此,学院积极筹措资金,为学生提供必要补助,帮助学生度过困难时期。学院也允许在校学生提出休学申请,不同于入学新生的延期政策,在校生的休学申请可以以一个学期为单位进行申请(新生提出延迟入学的话只能在次年秋季入学)。
针对在美华人目前生活状态的问题,万老师表示,美国大学对于国际生一直持欢迎态度,这一态度不会因疫情发生而改变。但另一方面谢维扬博士也提到,美国社会对于华裔的歧视其实一直都存在,近期仇外主义也处于迅速抬头的态势。社会上的确出现了一些针对华裔的暴力事件、言语侮辱的情况,但总体来说,在大学校园内还是相对安全的。不过很多时候国际生可能会遇到微歧视(Microaggression)。这类微歧视往往产生行为的主体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存在不妥,如有些美国人会问美国亚裔,你英语这么好,是从哪里来的?言下之意是你的英语不应该好到这个份上。又如,在课堂讨论中,白人同学一直背对亚裔学生,只看着白人同学交谈。这些情况大多时候并不是对方有意为之,但却会让人觉得不舒服,有些时候甚至会觉得自己过于“敏感”。谢博士指出,遇到这种情况要相信自己的直觉,不舒服就是不舒服,因为对方的某些做法的确存在微歧视。
Q:面对歧视应该如何应对?
谢博士:如果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陌生人的攻击,首先要保证人身安全,及时离开受攻击的场合,然后报警解决问题。如果自己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胁,一定要大声呼救,请求别人帮忙报警。遇到歧视一定要注意保留证据。许多高校的校规都对歧视有着明确的规定,可以到官网查询discrimination policy。例如,有中国留学生发现学校其他同学在这位学生的社交网络下留言辱骂他的国籍。这位学生在发现后及时截图并上报学校,学校经查实后开除了这位出言不逊的学生。如果是自己身边熟悉的人不经意表现出微歧视,可以用平和的语气来表达自己坚定的态度。比如“我有点没明白,请问你刚刚的话是什么意思?”(给对方机会澄清意图),“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但这样做让我不舒服”(强调自己不是有意针对对方的行为,而是表达自己的感受)。遇到冲突时,还可以通过转换话题的方式来缓解气氛。
4. 疫情当下如何处理不良情绪?
疫情之下如何调整焦虑情绪?总的来说,要接受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关注当下,专注自己可以控制的部分,不要过多设想将来。人们往往害怕的不是结果,而是后悔过程中间没有付出足够的努力。与其灾难化未来,不如把未来看成机遇,改变对待事物的看法,会带给你一个不同的世界。
如果察觉到自己在焦虑,可以通过深呼吸来减缓。深呼吸可以强迫自己放慢心跳,使身体认为自己已经逃离“危险”,从而减缓焦虑的躯体症状。待躯体症状降低后,可以反思两个问题。第一,我的担心是否真实存在?还是说我的担心建立在一定的前提假设之上(比如有“万一”、“如果”这样的词)?大多数情况下你会发现自己的担心都是建立在一个不大可能出现的灾难性假设之上的,这种担心显然没有过多的必要。第二,我担心的事情是否是我能够控制的,如果自己无法控制这件事情的走向,那么就要回到最初的建议上,要调整自己的期望,接受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
另外,不论是学生本人还是家长,都不要过多地关注负面新闻,尤其是来源不靠谱的新闻,因为整体来说美国社会虽然在防疫上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部分,但大多数民众已经意识到疫情的严重,并主动保持社交距离,整理的情况其实没有新闻报道的那么糟糕。
注:关于这一系列讲座的更多信息(包括录屏及PPT)请关注https://www.mghihp.edu/Asian-American-Webinar-Series
了解更多国际教育最新动态,欢迎关注十一学校国际部微信公众号"启航远翥"